北京中学2017•秋•中华文化寻根之旅之齐鲁行(2)——留恋台庄,寻踪圣贤
来源:本网 时间:2017-11-15 19:26
台儿庄不愧为天下第一庄,虽然我们已经有了昨日的游览参观,但对于第二天的“城市追踪”来说,依旧充满了期待和兴致!时至晌午,艳阳高照下的台儿庄显得更加灵动而美丽。排好整齐的队伍,扛起我们“智勇,廉信,忠孝,仁义”的大旗,告别了台儿庄,向着孔夫子的故里曲阜前进,去寻找和感受圣贤的恩泽……

欢乐是靠汗水换来的

江湖剑客商队 李钦唐

又是忙碌的一天。早上醒来,睁开眼睛,我意识到自己并非在家,而是在台儿庄的宾馆里。吃完早饭自助餐,活动就开始了。在这一天当中,令我最难忘的,就是上午的活动了。

今天台儿庄的活动主题是“古城探秘”,我们组运气还不错,抽到了建筑风格的任务单。按老师的话说就是“站着不动也能写半天”的任务。拿到了任务单,我们发现,其实也没有那么简单,题量还是很大的。我们的策略是边走边写,看到任务就去做,做的还是很快的。然后,下一个问题就来了,我们找不到老师在哪里。于是我们就按照提示来到了“参将府”。真是“别有一番洞天”,后院还是很大的,尤其是一个亭子,显得格外衬景,烘托出了一片安静祥和的风景。

就在此时,忽然有一个人影闪过,这就是“人体ATM机”。随着一声声“站住!”“别跑!”我们追了上去,终于得到了200多两银票。午饭也就在途中吃了一个煎饼,还是很美味的,能将煎饼做到这个程度也是实属不易。

吃过午饭,我们得知,东门方向还有另一个“人体ATM机”,也没什么事,就兴高采烈地去了。一路上碰到了不少还没银子的小组,我们给予了热情的帮助,当然,也许是倒忙吧。

到了地图上的“战争纪念园”,已经是十点多了。纪念园里很大,我们和另一个小组展开了搜索,终于在一个小黑屋里找到了老师,领取了第二笔支线任务奖励。

回到西门,基本已经胜券在握了。盼着老师宣布成绩。老师开始念了“一组330分”,“二组450分”……我们越来越紧张了。“十组840分!”“我们赢了”,随着一声声的欢呼,我们上台领了奖励。我想我们付出了汗水,就一定给会有收获。

虽然奖励没什么特别的,但是,我想我们收获的不只有一个水扣,我们也并非是为了一个水扣而这么努力。更重要的是,在这过程中,我们收获了彼此间的友谊。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是的!我们的学习就应该是这样,不拘泥于课本,为自己的童年收获更多难忘,美好的体验!

体会圣人孔子的儒家思想

叶绿素商队 陈安琪

今天,是我们中华文化寻根之旅齐鲁行的第二天,我们即将离开台儿庄古城,到达曲阜——圣人孔子的出生地。

下午,我们在台儿庄古城西门拍照,这是我们在古城的最后一个“活动”,心中念念不舍,但对接下来行程的兴奋大于了对古城的不舍。

大家坐大巴来到了下一个研学地点——孔林。有序进入孔林后,导游老师说把墓前道路称为“圣道”,是对死者的一种尊重。接下来我们观赏了孔林各处,但其中最让我震撼的就是关于子贡对老师孔子的感人事迹。

子贡因为没能见老师最后一面,愧疚不已,便在墓旁亲手种下了一棵树。虽然,现在那棵树经历了千灾百难,已经看不出是一棵树,但我却从它那古老的灵魂和气息中看出了子贡对老师的敬爱和尊重,感受到他对没能见老师最后一面的愧疚之情。想必圣人孔子也感受到了徒儿的懊悔之心了吧。在离孔子墓数十米的不远处,有一块“流泪”碑。它的名字的由来,是因为有一个神奇的现象。每年的9月28日前后,也就是大祭孔子的时间,这块石碑的表面总是湿漉漉地挂满了一串串水珠,酷似一个极度伤心的人正在流泪。尤其在石碑中部竖刻“子贡手植楷”的碑文上,水珠最多,而“子贡”二字处,“泪流”又为最。如果把碑上的水珠擦去,不一会儿,串串水珠接着就又冒出来。或许正是他的感恩之心,把上天都感染了吧。

后来,我了解到子贡不仅亲手种了一棵树,他还亲自在孔子墓前守墓六年!不但只能吃斋留长发,而且还要干很多很多的事,这难道是常人也能做到的吗?从中我更感受到子贡对老师的敬爱之情。

今天我了解到了关于孔林的相关资料,并感受到了子贡对孔子的敬爱之情,还有孔子对学生的尽心尽力和关照,因此子贡才会如此尊重孔子。

经过这两天的学习,我发现北中的阅历课程并不是疯玩,也不是死学,我们在游乐中还会学到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每天都过得充实愉快!

摄于孔林圆柏的树瘤方海红)

古城定向欢情满满

西北风商队 田园

全新的一天,从我睁眼的那一刻开始。虽然还不到7点,但我还是异常兴奋。因为,马上就要迎来我们在台儿庄古城中的定向活动啦!

我的预料完全正确,从热身开始,气氛就嗨了起来。第一个小游戏叫做“蜜蜂之战”,每个人都是一只小蜜蜂,每当两只小蜜蜂相遇,都要进行决斗。好吧,就是剪刀石头布。老师一声令下,小蜜蜂们立刻迫不及待的“飞”起来,寻找“对手”。呈现在我们眼前的是这样一副热闹的场景:赢了的得意洋洋,身后挂着一大串“战利品”;而输了的则垂头丧气,耷拉着脑袋直叫“可惜”,跟在赢家身后。而最终的结果更令人意外!蜂王,是只有1名“部下”的李响将军!虽说这场“群战”有赢有输,有欢喜有悲愁,但每个人的脸上都洋溢着发自内心的快乐笑容。

热身时玩嗨了,定向时兴致自然高。地图一铺,眼镜一戴,头发一甩,走起!开头,我们还认真的对照任务单,一个招幌一个招幌地找,看着基本空空如也的任务单,人人都揪心;到后来,大家索性都放松起来,聊聊天、讲讲笑话,好不自在!我们甚至还在集合前夕十个人一起跑去吃了碗牛肉面……按赵老师的话说,这个叫享受生活~当然当然,保证下不为例。说起来,老师们幽默感还真不少,连我们领银子的暗号,都设成了“请问这里是山东么?”“我是民兵葛二蛋!”怪不得北中学子一个个脑洞都那么大,原来是老师们传授的啊!还有我们给酒坊招幌设计的广告词,结合我们过去所学、今天所见,还真像模像样的,请叫我们“脑洞无上限西北风”。总之,这一路上欢笑不少,了解了很多招幌的传统知识,任务也都圆满完成,“古城定向”成功!

用一首原创小诗来结束吧:

古城会

旭日东升艳阳好,古城定向兴致高。

热身先是群峰战,而后则是糖团胶。

抽签出发招幌寻,博物馆中收藏教。

说说笑笑探古城,走走停停任务抛。

待到明年春来到,还归台庄学新招。

感受招幌文化,传承圣人思想

西北风商队 任庭昊

伴随着一阵铃声,新的一天开始了。我睁开眼睛,阳光透过窗子洒在床头。秋天的第一缕阳光,让人信心满满,让人有了希望。我怀着满满的期待准备迎接这精彩的一天。

吃过早饭,我们在古城开展了城市定向活动。每个小组按抽到的课题进行调查研究,答案最完整,用时最快的小组就可以得到最高的名次。我们的研学主题是招幌文化,看到主题后的我十分担心,因为在这之前我根本就没有准备过这个课题,甚至连招幌文化是什么都不知道。我环顾四周,同学们也跟我一样不知所措。还好有赵老师的提示,招幌就是商店的招牌,分为四种:匾额、实物、模型和象征物。定好主题后,我们便很快开始分工,首先我们去了招幌文化纪念馆,想从那里找到一些线索。果然不虚此行,很快,我们便找到了答案:招幌又称幌子,招幌广告源于古代最原始的实物广告和标记广告,是现在广告的雏形。

馆内陈列着许多关于招幌文化的藏品,最引人注目的是行商市井招幌文化,这个展馆主要介绍了行商中的招幌虚实结合、动静多端,栩栩如生地展现了沿京杭大运河的集市、市场繁荣的贸易景象。走出纪念馆,我们朝着最后的任务前进:采访船形街上商铺的文化与历史,我被安排采访陶瓷的发展历史。

接到任务,我不以为然地笑笑,心想这点小事,怎么可能难倒我。可到了要采访的店铺门口,我便犯怵了,明明离采访对象那么近,我却像隔着千山万水,怎么也迈不出腿。此时,我的耳边听到了一阵阵鼓励声:“加油!你能行!”简简单单的一句话,就像一艘乘风破浪的船,待我度过这千山万水。于是,我给自己鼓足勇气,在一阵阵鼓励声中,问出了第一个问题。

下午,我们坐大巴来到了三孔中的孔林。出行前,我就十分敬畏孔子,在车上就更加期待了。想到马上就要去令我向往的孔林,我心里的喜悦之情便难以控制。手表上的指针从一点走到了两点,大巴离孔庙越来越近了,我的心里不再只是喜悦,一种敬重之情油然而生。“快到了,快到了”我自己在心里说着,不知怎么,此时此刻,我又从喜悦、敬重变成了一点小小的紧张。终于到达孔林了,我有一种说不出的激动。

走进孔林,迎面而来的是栽满一百四十五棵柏树的神道,这是孔子的弟子为了纪念孔子从各地搜寻来的,72是孔子最得意的72个弟子,73是孔子去世时的岁数。说起孔子的弟子,子贡的故事最令我感动。孔子去世时,唯有子贡没能见老师最后一面,它十分悔恨,哭了很长时间,在孔林中栽下一颗树。据说,当时这里的一颗石头被子贡感动了,流下眼泪来。为了弥补遗憾,子贡为孔子守了六年的墓。我不是作家,我甚至都称不上是写作文很好的人,但我还是想把这感人的故事写下来,来赞美子贡对孔子的敬爱。

指针从两点走到了六点,夕阳的余晖映照在窗外的矮墙旁,被拉长的阴影映在地上,仿佛是白日向这一天告别,我也挥挥手,告别精彩的一天。

悠古城风光好,葱葱孔林至诚多
三国演义商队冷宇鹏

“起床啦!”

伴随着生活管理组同学们的叫早,我从睡梦中醒来。清晨的暖阳带走了我的睡意,新的一天再一次向我招手。齐鲁行第二天正式开始!

早上的台儿庄古城阳光普照,大运河水依旧潺潺地流着。我们在广场做着“蜜蜂飞舞”的游戏。大家先是在广场上走动,选择伙伴进行对决——石头剪刀布。输了的人会被胜者收为"手下"。欢腾嬉笑中,大家异常兴奋!看,有的聚精会神,在分析对手出什么招式;有的倍感失落,遗憾自己第一轮就输了;还有人兴高采烈,身后排成了长长一队!经过一番较量后,我们决出了胜者。在场的老师同学都手舞足蹈,欣喜万分。

随后,每个商队会领到一个任务单,任务单的内容也都不同。我们商队的任务主题是招幌。大家围绕着任务不断地商量着,讨论着,奔跑着,欢笑着。大家一起出谋划策,不亦乐乎!我们参观了关帝庙,也拜访了台儿庄招幌文化博物馆。沿着运河边两岸行走,欣赏着一座座拱桥,心中的阴霾一扫而光。雾气萦绕的古城,在我们眼中,有些“隐隐飞桥隔野烟”的意境。

笑别古城未尽兴,他日言欢再聚时!

近两个小时的车程,我们养精蓄锐,抵达春秋时期鲁国的都城——曲阜。这里的孔林庄严寂静,每个游客都满怀敬意“不敢高声语”,大家仿佛也在圣贤气息感召下,俨然成了学者、大师!这样的画面更是为孔林围上了神秘的面纱。听了讲解,我们知道:孔林是世界上时间最长的家族墓地。这里百草丛生,树木繁多。放眼望去,满山遍野全是绿色,上万颗古树参天耸立,更是为这里增添了无限生机。这里埋葬了世世代代的孔家人,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伋墓,然后是孔鲤墓,每个碑上都刻着他的谥号。孔子故去后,他的弟子子贡为他守墓六年,所以在孔子墓碑旁边也建了一个子贡的碑。为了嘉奖孔子的忠贤与至诚,他的碑上刻着“大成至圣文宣王”。

自古以来,孔子被无数人尊为圣人,也有不计其数的人来拜谒孔林。今天的阅历课程,让北中的少年们走近了孔子,让我们传承孔子的文化,发扬孔子仁政的思想,让未来因为我们的成长而更美好!

记孔林游

孤鸟啼破林,步履轻人甘。

数碑傍而立,先贤仍畅谈。

洗耳闻铭史,恭听谙圣言。

胸怀千古事,当世必能瞻。

" type="hidden">
  • 分享到:

友情链接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