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北京中学是朝阳区开展STEM项目的5所核心学校之一,学生通过实物展示、展板解说等形式展示了制作的STEM作品。下面是北京中学的学生参加本次活动的感受。
活动感受
赵欣妍
桌面上整齐地摆放着同学们精心准备已久的展板,报告厅里容纳着来自不同学校的学生以及各个领域有关STEM活动课的领导、专家们。这便是6月12日上午于北京中学举办的“首届STEM学生作品展示活动”。这使得不同的学校的学生有了更多的机会交流,谈论不同学校对于STEM的教育方法;来自各地的老师除去谈论对于STEM课的理念、教育方式方法等等,更多地是走近学生的思维,且通过展示活动深度了解学生,这也是本次活动的主旨。
何为STEM?相信很多同学都有了答案。STEM便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数学「Mathematics」四门学科英文首字母的缩写,其中科学在于认识世界、解释自然界的客观规律;技术和工程则是在尊重自然规律的基础上改造世界、实现对自然界的控制和利用、解决社会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数学则作为技术与工程学科的基础工具。由此可见,STEM很好地将四门我们经常接触的科目合并起来,相得益彰。目前为止,我们已有越来越多的学校开展STEM课程,也有越来越多的学校重视STEM教育对学生的重要性。
我们组探究了“你真的会弹橡皮么?”,这个问题看似简单,但我们在本次课题上运用了各个领域的知识,比如在物理领域探究弹力、阻力、压力、自由落体与本实验的联系,比如在设定变量的实验里多次统计取平均值并绘画折线统计图反应试验趋势等等。这不仅让我们体验了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更是让我们从中了解到一个道理:一切看似简单的东西都是有趣的并且需要努力的探索。STEM课在感染着我们更细心地去体会生活、去观察整个世界,这也是所有人所期待能看到的,越来越多的学生能因为细心观察而解决自己的困惑、成就自己的梦想。
“STEM学生作品展示活动”是长期调查、研究的结晶。也愿每个同学都能因为STEM收获人生的学习方式,感悟人生的真谛,让世界因我们而更加美好!
金石为开
七年级 杨紫陌
为了我们组的项目,每个人可谓煞费苦心。从最初项目的制定,到确定变量,到不断完善方案以获取最精准的数据,绞尽脑汁。最终得出这样一个方式新颖的,使人眼前一亮的海报。
整个过程中,省去种种不准确不说,最令我感到无力的,竟然是在最终制作表格的时候。我们谁也没有想到,会在这样一个地方出了问题。尽管已经简化却仍然繁琐的变量,每次测量的五组数据,无数分类讨论,远远超出了我们的技术范围。我对着一大堆数据发愁,Sam找过来,给我讲了讲怎样制作折线统计图,横轴写什么,数轴写什么。我嗯嗯点着头,却发现他不能理解我的难题所在,上了这么久的课,我第一次如此强烈地感受到语言差异带来的隔阂。
回到家,打开pages,一切就绪:“创建表格”,“折线统计图”,“编辑表格”。大脑空空如也,我想起那种心里异常焦急,却无人能理解的感觉,又感到一阵烦躁,眼睛变得酸酸的。
“怎么能这样卡在最后关头呢?”
我挑选了两组结果最为明显的数据,按照Sam说的方法,分别做了两个表格。过程中虽然会有困惑,但焦虑已消失不见。
在当鼠标左键单击“打印”的按钮后,我感到一阵轻松,如释重负,更多的却是喜悦。这两张薄薄的纸,是我们耗费三个星期精力所凝聚出的精华,是我们最为骄傲的成果。而我的努力,使它们更加清晰明了地展现在人们眼前。
周一的展示活动进行地非常顺利,从一开始说的顺序不清晰,口头禅太多到后来的对答如流。在交流过程中,我们也从各个角度了解到,自己的种种不足。这怕是这一天,最大的收获。我们站在展板前面,面对泱泱人群,除了慢满满的自信与自豪,没有半点准备不充足而造成的慌张。每一个人都知道,付出了全部努力的结果,永远不会是bad ending。
STEM的学习,让我学会怎样解决问题,怎样理性的、科学的把一件事做到更好。在未来的过程中,我们会接触到更多学习方法、问题以及项目。愿这种理性与科学,还有最初的兴奋,伴随我们直至最后的终点。

活动感受
七年级 徐瑞宸
STEM在我眼中是一个多元、多科目的实践性学科。那在这次的朝阳区STEM展示上我对此可以说是深有体会。
在这次展示中,我们做的“创新仿真手”主要是在设计、制作方面,但是我们的介绍以及制作过程却不仅仅局限于这单一的板块,有设计、数学、工程、慈善等等各方面的“杂烩”,我们也从与各个老师的交流中收获到了对于我们可以对这个课题更深入的研究与内容。
这又一次让我想到了我刚接触到STEM时候的情形——“这不就是一科学科吗?”,但在这两个学期的“摸爬滚打”中,我一次又一次地改变了对于STEM的看法,当我们“历经千辛万苦”后,作出学期末的项目——InnovationSimulator Hand后,我对STEM的回答大概是——STEM是一个培养人才的综合科目,它可以是一种培养,也算是一种训练,它更是一种生活。能滋润我们、让我们对学习产生兴趣的生活。
其中,有一个环节令我十分振奋——那就是颁奖。我是我们学校的代表,在我上台时,随着隆重的配乐,我再一次感到了这次STEM展示活动的重要。我们的项目不仅仅是我们“一时兴起”所做的,更承载着STEM课程的意义,更是对我们未来的期冀。而我们作为21世纪的新型人才,做好STEM这个创新型项目不仅仅是一项学习内容、一份任务,更是一种责任,一种我们未来必须具备的品质。
这一次STEM展也是一个“集各路英雄豪杰一堂”的活动交流,我也见到了来自各个优秀学校的STEM成果,每个项目都各有所长,我也从我身边新结识的朋友的项目中懂了很多。我发现“人外有人,天外有天”,这也是我们需要一直学习的。
STEM的路是长的,科学的路也是,我们要对STEM和科学保持着一如既往的的爱好和热情,走得越来越远。
- 分享到:
- 党建园地
- 更多内容>>
- 国际教育
- 更多内容>>
- 在线视频
- 更多内容>>
- 北京中学学生荣获北京市...
- 02-18
- 无体育不教育!北京中学...
- 01-04
- 北京电视台优秀报道
- 03-15
- 北京中学学子谈学会共处
- 07-07
- 北京中学2015-2016学年...
- 07-07
- 家校联盟
- 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