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中学被中国教育学会授予“十三五教育改革示范基地”(2)
来源:本网 时间:2017-06-01 17:29

5月25日至5月26日,由中国教育学会主办、北京中学承办的“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改革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北京中学教学改革现场会”在北京中学举办。

会议第二天,来自上海市的语文特级教师李柏艳、数学特级教师杨正家,来自山东省的物理特级教师孙梅、政治特级教师高保卫与来自北京中学的4位教师房树洪老师、申海东老师、周端焱老师、余国志老师先后献上8节公开课,全体与会人员走进北京中学课堂,进行现场观摩。

在语文公开课中,李柏艳老师与同学们共同鉴赏了当代散文《散步》,引导学生发现蕴含在文中的特色语言和精妙笔法,感受语言形式与内容的契合,体会作者丰富深沉的思想情感,房树洪老师则是通过《福楼拜家的星期天》一文,和同学们共同学习在相同情境下展现人物群像的方法;在数学公开课中,杨正家老师围绕二次根式的十个典型问题,展开了探究学习,培养辨析和探究的能力,申海东老师与同学们一起,利用数学软件《几何画板》,体验“用图形变换中的不变关系解决问题”的过程和方法;在物理公开课中,孙梅老师通过思维转换及拓展的手段,让同学们体会了利用浮力解决密度测量的奥秘,周端焱老师通过科学探究实验的证伪专题训练,加深了同学们对物理变量的深层次认识;在政治公开课上,高保卫老师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性,以“我”的创业梦为情景让同学们在完成创业设计活动方案的同时,描述公司的经营与发展,余国志老师在学生调查统计结果的基础上,借助个人经历的分享,与学生共话就业与创业的准备问题。

课堂观摩与学习后,4位来自上海和山东的特级教师立足自身实践,围绕核心素养的议题从不同学科的视角与在场的各位嘉宾进行了分享。

最后,围绕教学改革的议题,专家对北京中学的办学进行了研讨和展望。



修炼教师的内功

全洪姝

在“中国教育学会十三五教育改革示范基地授牌仪式暨北京中学教学改革现场会”上,我有幸聆听了李百艳老师的展示课及微报告,切实感受到了一个特级老师课堂的魅力和深厚的内功,并为之折服。

在授课和报告的过程中,李百艳老师旁征博引,信手拈来,语言充满了韵味和美感,体现出她丰富的积累。当讲到《散步》中尊老爱幼的问题时,她引用培根的话“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化之举”,让学生很容易就理解了文中的“我”决定委屈儿子而成全母亲的选择。当李老师让孩子们自由读课文的时候,用简短的一句话“可以高声朗读以畅其气,也可以低声吟诵以玩其味”提出了朗读的要求,句式对仗,有节奏感,颇富语文味。当在讲座中提到要“呼唤语文魅力的回归”时,她举例分析了情感的传达,对岳飞的《满江红》和卓文君写给司马相如的诗张口就背。这些积累,一定是用心用力而为,也一定含有对语文热爱的成分。

在对学生课堂中的表现进行评价的时候,她也用心总结,评价到位,充满了鼓励的意味。当一位女生回答问题逻辑性不好,但充满哲理的时候,她说:“我觉得你将来可以成为哲学家呢”。当一位同学发言之后,她问其他同学有没有听懂,当听到全班同学习惯性地回答“听懂了”时,她追问了一句“真的听懂了吗?我都没怎么听明白”。她用追问提醒了全班同学要用心思考,紧接着又肯定了没让她听懂的那位同学发言中值得表扬的地方。她对学生的评价,不是形式的,而是有鉴别、有思考、有肯定、有引导的。对于学生的引导,她在微报告中,说自己年轻的时候,在备课中往往会预设学生的回答,针对不同的回答,她会准备不同的评价。真的是做到了精心和精致。她还引用了佐藤学“学习共同体建设最重要的,是让学生大胆说出‘我不懂’”,来启发老师们要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内心疑惑的地方。

在李百艳老师身上,我看到了一位专注于事业的老师为了打造出魅力课堂,而对自我进行的修炼。随着年龄的增大,教学的激情正慢慢退却,但今天的一堂课,却似乎把我的激情重新点燃。我质问自己:“你有没有坚持从理论上充实自己?你有没有持续地进行文学积累?你有没有做到每堂课都精心准备?你有没有重视对学生的点评与引导?你的教育理想是不是还依然丰满?”教师要修炼内功,该怎么做,我脑海里似乎又明晰起来。




" type="hidden">
  • 分享到:

友情链接
Baidu
map